据英国媒体消息,乌军司令扎卢日内称:冲突爆发之后,乌军内部因为考核不合格已经解雇了10名将军,其中1人开枪自杀身亡。这场乌克兰内部的“清理”行动,确实有点意思。对于一些能力和职位不匹配的人进行清理,可以有效的提高乌军战斗力,但是大量的解雇高层军官,可能会导致军队内部管理出现混乱,甚至引起“党派之争”。用扎卢日内的话来说,按照指挥才能一步一步前进,抗压能力不行,缺乏个人主动性的人都会被降职。也就说这场风暴,只是远远还没有到结束的时候。

乌克兰临阵选将,真的能够提升战斗力吗?这个问题很敏感,在当下冲突依旧持续,如果大量的军官被替换或者“解雇”,可能会出现很多问题,例如亲信叛乱、无人指挥等问题。首先这种注重才能进行选拔的方式确实值得认可,但是小铁个人感觉,有点“临时抱佛脚”的感觉。这种整顿应该在战争之前完成,或者说常态化进行,而不是等到战争爆发之后,用无数人的牺牲,去验证一个军官的能力大小。简单来说,乌克兰之前的人才选拔存在问题。

当前在乌克兰依旧存在很严重的“虐俘问题”,虽然这件事情有可原,但是并不能改变其犯罪事实。这是一个法理和人情之间的博弈,按照国际相关公约规定,俘虏在放下武器之后应该受到优待,但是从个人情感上来看,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残忍。但是在战争状态下,还要应该以“规则”为准,不然双方大开杀戒,最后两败俱伤甚至同归于尽,对于任何一方来说都是灾难性的。

在近期有一则视频,画面中乌军士兵在看到俄军士兵投降,并跪在地上之后,果断上去一顿拳打脚踢。这一行为就是在“虐俘”,可以理解但是不能说乌军做的对。战争本身就很容易让人暴虐,如果不加以限制,那么士兵最后都会变成“刽子手”,即便最后赢得战争,这个国家也会走上一条歪路。大量的杀伐,导致人性迷失并不是危言耸听,所谓的战后创伤综合征,一定程度上就是内心杀戮欲望被放大的一种表现。
试想一下,如果不加以限制,乌军士兵不断杀戮俄罗斯战俘,或者俄罗斯杀戮乌军战俘,双方的仇恨越来越深,在血海深仇面前多少人还能保持理性。士兵肆无忌惮的杀戮,同野兽又有什么区别。可能无法阻挠战争中人类的死亡,但是要树立一个底线,竭尽所能的确保更多人能够活下来。人性不应该被战争淹没,因为我们是人不是野兽。战争可以造就出强大的国家,创造出大规模的、组织完善的政治社会。但是也能让人性沦丧,让一个国家走上极端,变成曾经的纳粹德军、日军,变成人类历史上臭名昭著的刽子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