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弹是执行精确打击任务的利器。而增强导弹机动力和生存力的一种方式则是装上机动导弹发射车。可以认为,导弹发射车是导弹系统中基础性的重要装备。传统的牵引车头加半挂车的方式越野能力差,长度超标导致通过能力糟糕,很多半挂车式的导弹还需要在到达发射阵地后进行额外的准备工作。
真正具备强大战斗力的导弹发射车,应该是一体式的多轴越野车,具备运输—储存—发射全部功能,可以进行局部区域内的快速机动,并在进入阵地后快速发射。而其中的佼佼者,则是白俄罗斯的MAZ543多轴越野车,这种车辆对我国的重型载重车事业也做出了很大贡献。

MAZ543导弹发射车
MAZ543的研发开始于联盟时代——当时白俄罗斯还是联盟的一个加盟国,并于70年代中期开始量产。负责生产这种车辆的是白俄罗斯明斯克重型车辆厂——这座工厂是联盟最为大型、技术最为先进的重型特种轮式车辆的生产厂。

以MAZ543为底盘的S300导弹
绝大部分MAZ543都被当做导弹发射车使用。如著名的飞毛腿B\C\D式战术导弹就与MAZ543强强结合,这种外形彪悍的发射车几乎成为了飞毛腿导弹的形象代表,早期采用履带式底盘的发射车反而成为了异类。SS12“薄木板”式中程导弹也采用了延长车体的MAZ543。MAZ543还成为了如今S300、S400远程防空导弹的标准发射车。体积庞大的“防线”式机动反舰导弹发射系统也采用了MAZ543。
明斯克厂拍摄的第2万辆MAZ导弹车的纪念照
当时苏俄的工业能力有多强大呢?从白俄罗斯重型车辆厂导弹车的产量可见一斑。如在1981年,工厂一共生产了2100辆导弹发射车,其中包括1500辆MAZ543。15年时间内,工厂一共生产了近3万辆导弹发射车,其中包括2万余辆MAZ543。海量的导弹发射车让当时的苏俄军队拥有了极其强大的导弹作战能力。
如其战术导弹直接装备到普通的陆军坦克师和摩托化师,每个师有6辆可以搭载10万吨核弹头的战术导弹机动发射车。苏俄军队的集团军则直接配属一个由MAZ543机动车组成的战术导弹旅。在战时,前线师还可以得到后方派来的导弹营—旅的直接加强。
明斯克厂还建造更大型的导弹发射车
90年代后,白俄罗斯明斯克厂仍然继续重型特殊车辆的生产,俄罗斯军队今天的绝大多数导弹车仍然是和白俄罗斯合作的成果。另外,大量MAZ543被销售到白俄罗斯以外的国家。90年代中期,我国从明斯克厂购买了全套的MAZ543技术。
白方在出售过程中没有藏着捏着,而是堪称技术打包出售,十分完整,还提供了多辆样车和一些技术帮助,可以认为,这次购买对于我国发展自己的重型导弹越野发射车是很有帮助的。
中国导弹发射车技术取得进步
正如苏俄——俄罗斯导弹发射车都以MAZ543为技术起点,我国也根据MAZ543技术开发出了自己的多轴越野发射车家族。在5年时间内,我国完成了对MAZ53技术的吸收,并进行了再创新。万山2400式8轮越野车成为了我国战术导弹、重型远程火箭炮的标准搭载车辆,这种车辆尺寸和MAZ车相仿,但马力更大,越野能力更强,搭载重量也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