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7月23日讯(记者 彭瑶) 国新办7月23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公安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亓延军表示,我国是世界上命案发案率最低、刑事犯罪率最低、枪爆案件最少的国家之一,是世界公认的最安全国家之一。2021年以来,全国公安队伍共授予(追授)一级英模21名、二级英模1029名,为捍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安定、保障人民安宁作出了重大牺牲奉献。
“十四五”时期,社会治理效能更加凸显。公安机关始终保持对涉黑涉恶、电信网络诈骗、侵害弱势群体权益和黄赌毒、盗抢骗、食药环等违法犯罪的严打高压态势。组织开展“净网”“护网”专项工作,侦办网络犯罪案件51.2万余起,有力保护网络空间安全。破获各类经济犯罪案件49.2万起,挽回经济损失1226.5亿元。强化排查整治道路交通、铁路、民航等重点领域安全隐患,全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全国较大道路交通事故较“十三五”同期下降34%。
深入落实公安武警联勤武装巡逻等机制,优化部署“1、3、5分钟”快反圈,日均投入巡防警力52万人次、群防群治力量54万人次。会同教育部门深化“护校安园”专项工作,全国涉校刑事案件连续多年下降。会同卫健部门落实医院安保10条措施,全力守护医院安全。全国基本实现派出所警力占比县级公安机关40%以上,21个省份实现“一村(格)一警”全覆盖。深入推进派出所“两队一室”改革,1.3万个派出所建立了“两队一室”。
严重暴力刑事案件数持续低位运行
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173.9万起
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十四五”期间,全国公安机关依法严厉打击各类突出违法犯罪活动,刑事案件立案数大幅下降。其中,2024年立案数同比下降25.7%。从命案发案率来看,我国长期处于全球命案发案率最低国家行列,“十四五”期间,命案发案率持续走低,2024年中国每10万人命案发生数为0.44起,是世界上命案发案率最低的国家之一。从八类严重暴力刑事案件数来看,“十四五”期间,我国杀人、爆炸等八类严重暴力刑事案件数持续在低位运行,2024年同比下降2.7%,社会治安环境持续净化。
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已成为世界公害和全球社会治理难题,“十四五”期间,全国公安机关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173.9万起,部署开展“断流”“拔钉”“斩链”等专项行动,组织集群战役,依法严厉打击为境外诈骗集团提供推广引流、转账洗钱、技术开发、组织偷渡等非法服务的涉诈黑灰产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36.6万名,其中包括诈骗集团幕后“金主”、头目和骨干3442名。持续加大通讯领域监管力度,公安机关会同相关部门共拦截诈骗电话124.1亿次,短信109.3亿条,处置涉诈的域名网址2521万个。
国家反诈中心累计下发资金预警指令2036.8万条,各地公安机关累计见面劝阻2821.5万人次,有效避免人民群众的财产损失。公安部依托双多边渠道,先后派出工作组赴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国家开展警务执法合作,持续推进联合打击行动,捣毁境外诈骗窝点2000余个,抓获犯罪嫌疑人8万余名,对境外诈骗团伙形成有力震慑。
打掉黑社会性质组织590余个
破获食品安全领域刑事案件6.4万起
“十四五”期间,全国公安机关持续保持对涉黑恶犯罪的高压严打态势,共打掉黑社会性质组织590余个、恶势力犯罪组织8900余个,破获相关各类刑事案件10.5万起。公安部先后挂牌督办183起案情重大、复杂的黑恶案件,缉捕“漏网之鱼”行动目标逃犯2353名。打掉涉网黑恶犯罪组织2192个,破获刑事案件3.8万起。同时,对群众举报线索多、涉黑涉恶警情案件多的重点市县开展线索“大起底”、案件“回头看”,全面整治相关违法犯罪。
全国公安机关持续深入开展“昆仑”等专项行动,严打食品安全领域突出犯罪,共破获相关刑事案件6.4万起。针对非法制售特供酒违法犯罪问题,组织开展“净风”专项行动,侦破“特供酒”刑事案件540起,缴获各类假冒“特供酒”26万瓶,涉案金额37亿元;强力推进肉制品犯罪的集中打击整治,2024年破获刑事案件3700起,依法严厉打击食品“两超一非”(超限量、超范围滥用食品添加剂和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危害校园食品安全等犯罪,侦破相关案件5300余起。
近1亿人次群众享受异地办证便利
累计提供身份认证服务13.91亿次
“十四五”时期,公安机关持续深化高频户政业务“跨省通办”,全面实施居民身份证业务“全国通办”,近1亿人次群众享受异地办证便利。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2024年末全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比2021年末提高了2个百分点。驾驶证“全国通考”、小客车登记“一证通办”、驾驶证行驶证电子化等60余项交管便民措施全面落地,惠及群众60多亿人次,减少群众办事成本1000多亿元。
“十四五”期间,通过全国公安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和公安“一网通办”APP,整合集成身份证办理、交通管理、出境入境等与群众密切相关的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和无犯罪记录证明开具、重名查询、规范汉字查询、网站备案查询等便民应用308项,累计注册用户1.14亿人,共提供服务3700余万次。另外,平台建成身份认证、跨网交互等7个共性基础功能,可供铁路、民航、交管、移民等部门共同使用,自上线以来,已累计提供身份认证服务13.91亿次,部门间跨网交互服务16.1亿次。
全面推行放宽检验周期、“交钥匙”便捷办等车检改革的新措施,提升车检便利化水平。同时,推进与税务、商务等部门实现信息网上传递、网上核查,累计为群众减少办事材料40多亿份。
持续深化移民管理领域制度型开放,过境免签政策适用国家扩展至55个,2024年外籍人员来华3253.9万人次,其中免签入境2011.5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80.7%、112.3%。
查纠刑事执法突出问题3.1万个
3亿多名驾驶人申领电子驾驶证
今年以来,公安部动员部署规范涉企执法的专项行动。截至目前,已查纠刑事执法突出问题3.1万个、行政执法重点问题2895个,变更或解除冻结账户8.8万个,释放资金46.2亿元。建立重点地区挂牌整治机制,目前已对问题多发的52个市级公安机关、328个县级公安机关进行挂牌整治。此外,公安部还对有关省份开展两轮重点督察,查纠问题473个,均已督促整改到位。
在助力优化营商环境方面,会同商务部等部门推出了系列改革措施,便利汽车流通消费,目前有2000多万车主办理了二手车异地交易登记,还有350多万待售二手小客车进行了单独签注。推进与法国、塞尔维亚等国家实现驾驶证的互认,积极配合交通运输部与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等国家签订国际道路运输协定,服务构建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
在创新应用电子证照方面,目前全国已有1亿多机动车车主申领了电子行驶证,有3亿多名驾驶人申领了电子驾驶证。同时,推进电子证照跨行业互认互信,方便群众在保险理赔、汽车租赁、通行证办理等业务场景中亮证亮码。推广应用全国统一的交管互联网服务平台、“交管12123”手机APP,为群众提供了35项业务网上通办。目前,互联网服务平台的注册用户已经达到了5.85亿,网办业务比例也超过41%。
编审:魏婧 王月博
【编辑:康土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