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9月,位于波罗的海的北溪天然气管道被炸。如今,这起事件的肇事者已浮出水面。曾在1970年获得普利策国际报道奖的美国独立调查记者西摩·赫什近日发表的一篇文章揭开了北溪天然气管道被炸的辛密。在这篇长达5000多字的报道中,西摩·赫什详尽叙述了爆炸的计划和实施过程:美国安全部门策划、拜登亲自下令,美国海军实施,最后由挪威军方配合引爆。

真相浮出水面,俄警告潘多拉盒子被打开
对有关爆料,美国政府第一时间矢口否认,称消息内容“完全虚假和纯属捏造”。比起满是细节的披露报道,美国政府的空洞回应反而显得无力。此外,西方媒体此时也大多选择保持沉默,试图以冷处理的方式让人们淡忘真相。
不过另一边的俄罗斯显然不会善罢甘休。在报道发表后,俄罗斯国家杜马随即通过决议,呼吁联合国对“北溪”管道爆炸事件展开国际调查,对破坏活动进行法律评估,并对下令和实施破坏的人进行追责。

不过很遗憾的是,目前来看联合国并不打算站在公平和正义一边,联合国秘书长发言人对此回应称,“联合国不会启动任何调查,原因在于联合国没有相应的授权。”
美国联合挪威军方炸毁天然气管道事件性质恶劣,对这种“国际恐怖主义行为”的默许、放纵很可能导致未来发生更多类似事件。俄国家能源安全基金专家格里瓦奇对此发出警告,对“北溪”发动的恐怖袭击将打开潘多拉盒子。

挪威发出警告
若联合国不敢作为,那么莫斯科或将采取独立行动予以回击。近日,挪威警察安全局发布报告声称,今年俄罗斯将加大对挪威能源设施的间谍活动。同时该部门还警告称,一旦俄罗斯与北约发生冲突的意愿加大,那么挪威的战略目标尤其是石油设施遭对方破坏的可能性将大大增加。

北溪管道被炸事件背后美国虽然是主谋,但挪威在其中也扮演了帮凶的角色,随着事情真相浮出水面,挪威有必要考虑其可能承担的后果。一个有趣的悬念在于,若挪威能源设施遭到破坏,届时联合国是否会启动调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