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报社新闻中心(香港讯)
香港中通社7月22日電(香港中通社記者 張明臻)“最後60分鐘還能做什麼,‘風’後大優惠,機不可失!”22日下午4時,第35屆香港書展迎來最後一小時,不少商家加大打折力度,甚至拿起喇叭叫賣;買家熱情絲毫未減,幾乎沒有要離場的意思。
今屆香港書展連同香港運動消閒博覽及零食世界,自16日起一連七日在灣仔會展中心舉行,匯聚超過770家展商,雖然受颱風影響周日需停開一天,仍吸引89萬人次入場。大會委託研究機構抽樣訪問入場人士,平均消費金額為918港元,較去年微升。
最後一天下午4時,市民旅客抓緊最後時機“掃貨”,展商推出“終極優惠”,入場人數未見稀疏。有商家貼出“風後大優惠”“便宜到你不信”等標語;也有商家設置10至50港元特價書專區;套裝書打折力度更大,幾乎在現有價格再打6折或5本書100港元。
“今年是疫後這三年來讀者熱情最高的一年,也是賣得最好的一次。”北京大學出版社攤位負責人張先生對記者表示,有些讀者都是10多本這樣買,有的不止來一次,連續兩三天來,一般客單價在五六百港元。
張先生分析,港人藝術修養高,藝術類書籍很受歡迎。他認為,香港讀者對知識有渴望,但知識更新很快,所以想把最新的出版著作帶來;此外,國學傳統文化類也是這次重點,希望讓香港讀者更了解,增加民族自信。
香港書展現場。香港中通社圖片
香巴文化傳媒攤位負責人劉女士預計,受惠人流暢旺今年銷情比往年好。她特別提到,今年明顯感覺到大家對中國文化書籍如道德經、黃帝內經興趣提升。
展商創造館承接九龍城寨熱潮推出《九龍城寨信一傳特典版》,迎來不少日本讀者,編輯盛杰說,每日約有三、四十名日本讀者來訪。
來自台灣的大塊文化出版社負責人林先生對中通社記者表示,香港讀者群比較年輕,很明顯看出三十歲左右為主力,相比較而言,台北書展參與者的年齡層偏大。香港讀者喜好廣泛,而最受歡迎的台灣圖書還是繪本作家幾米的書。
下午4時30分,書迷們焦急推著行李箱穿梭於攤位之間。市民黃女士表示,這次書展共來了3次,每次都感覺逛不够,總共花費約3000港元,購買英語學習、文學類書籍。“每年關展的這天都感覺有點不舍得,不過再不關錢包都空了。”
今年書展以“飲食文化·未來生活”為主題,七日時光匆匆。香港貿發局副總裁張淑芬表示,香港書展一直深受市民及旅客歡迎,風暴(強颱風“韋帕”襲港)前後人流暢旺。貿發局將繼續舉辦多元展覽,為展商締造商機。
下午五時,隨著最後一批書迷在指揮下陸續離場,賣家互道“收工收工”,第35屆香港書展圓滿收官,期待明年再會。(完)
【編輯:康土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