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9月3日讯(记者 李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纪念抗战伟大胜利、弘扬抗战伟大精神,9月3日,中国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盛大阅兵式。大国重器的集中亮相,彰显我军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以及维护世界和平的强大能力和国家底气。
回首那段烽火岁月,中国军队空中战力薄弱,无数中国人民惨遭侵略者的沉重打击。在艰苦卓绝的民族解放斗争中,中国人民以巨大民族牺牲支撑起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80年后的今天,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航空工业从无到有、从弱变强,从“望尘莫及”到“并驾齐驱”,创造了世界航空史上的奇迹。
一代代领导人引路前行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国家面临着严峻的外部形势和巨大的国防压力。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深刻认识到航空工业对于国家安全和发展的重要性,毅然决定大力发展航空工业。1951年4月17日,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和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发《关于航空工业建设的决定》,标志着新中国航空工业正式诞生。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航空工业在战火中得到了锻炼和成长,为志愿军空中作战作出了重要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敏锐把握世界科技发展趋势,对我国航空工业进行重大改革和调整。邓小平同志听取有关部门的汇报后,作出“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军品优先、以民养军”的重大决策,并针对国防军工各部门的实际作出具体指示,要求国防军工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到国际市场上去求发展、谋振兴。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对我国航空工业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和部署。中国航空工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进入了创新发展的快车道,实现了历史性跨越。C919大型客机成功取证交付,标志着中国大飞机事业迈出了关键一步;运-20大型运输机、歼-20、歼35A战斗机等先进装备相继列装部队,是中国空军战略转型的重要标志。毫无疑问,我国航空工业正整体迈向更高水平,在全球航空领域的竞争力不断提升。
一代代航空人接续奋进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航空工业面临着技术空白、设备简陋、人才匮乏等重重困难。但一代代航空人怀着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和对航空事业的执着追求,毅然投身到航空工业建设中。他们在艰苦的条件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用双手和智慧创造了一个个奇迹。这些奇迹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我国航空事业前行的道路,而在这一路上,还有许多无私奉献的先进人物和感人事迹熠熠生辉。徐舜寿、黄志千、叶正大、吴大观、顾诵芬、宋文骢、张彦仲、唐长红、罗阳、王伟、张超……他们为了国家的航空事业,不惜牺牲个人利益,默默耕耘、无私奉献。
罗阳同志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在担任歼-15舰载机研制现场总指挥期间,为确保舰载机顺利研制和试验成功,日夜奋战在工作岗位上。在歼-15成功起降辽宁舰后,他因劳累过度突发心脏病,不幸因公殉职,用生命践行了“航空报国”的铮铮誓言。
薪火相传,砥砺前行。值此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航空工业沈阳所“罗阳青年突击队”队长、青年飞机设计师班瑞阳在接受中国网记者采访时表示,罗阳精神一直在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人。班瑞阳与团队在老一辈航空人航空报国精神的指引下不断攻克实验难关。而他只是当代航空人不畏艰难、自主创新的一个缩影。随着科技不断发展,我国航空工业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为了早日实现航空强国,当代航空人勇于创新、开拓进取,不断攀登科技高峰。他们攻克了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取得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这为中国航空工业迈向更高水平提供坚实基础。
一代代飞机振翅翱翔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航空工业研制生产了歼-5、歼-6等第一代喷气式战斗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些战机为保卫祖国领空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后,中国航空工业加快追赶世界先进水平步伐。歼-7、歼-8等第二代战斗机的研制成功,使中国空军的主战装备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同时,中国还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对部分战机进行改进升级。此外,中国航空工业在航空电子、武器系统等方面也取得了重要技术突破,缩小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进入新世纪,中国航空工业迎来跨越发展的新时期。歼-10、歼-11等战斗机的批量生产和列装部队,使中国空军具备了较强的空中作战能力。同时,中国还成功研制出了歼-20隐身战斗机、歼-35A隐身战斗机、运-20大型运输机等先进装备,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这些先进装备的列装为中国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提供了有力保障。
参与歼-35A设计工作的航空工业沈阳所青年飞机设计师艾志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歼-35A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战斗机,它标志着我国成为同时装备两款隐身战机的国家,也标志着中国战斗机设计制造迈入全球领先行列。
近年来,民用航空装备也在不断发力。“鲲龙”AG600以60吨全球最大起飞重量书写水陆两栖飞机历史;随着人工智能与无人驾驶等技术的发展,翼龙系列等无人机凭借其长航时、大载重、多用途等特点,也为国家安全、应急救灾和经济建设等提供了有力保障。
回顾过往风雨兼程,展望未来接续奋斗。中国航空工业一路披荆斩棘,见证了歼击机从落后到先进、从仿制到自主创新的华丽转身;看到了运输机跨越山海,为国防建设与经济发展提供坚实支撑;目睹了无人机在蓝天之上大放异彩,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中国智慧与力量……站在新起点,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航空工业将继续弘扬航空报国精神,担当航空强国使命,深度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努力开创航空事业发展新局面,为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更大力量。
编审:蔡晓娟 王月博
相关报道
《AIGC融媒体长卷|飞越天安门!看我大国重器的逆袭之路》
【编辑:郑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