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日报(香港讯)
香港新聞網10月9日電 2025年10月1日,美國聯邦政府因資金耗盡陷入部分停擺,直接原因是國會民主、共和兩黨未能就臨時撥款法案達成一致,深層則源於兩黨在醫保補貼、對外援助及移民執法經費等議題上的長期分歧。
據了解,此次美國政府停擺造成每周約70億美元經濟損失,GDP增速每周下滑0.15~0.2個百分點,約75萬名聯邦雇員被迫停薪休假,國家公園、航空、公共衛生等多領域公共服務大面積中斷,還向全球傳遞出美國政治不穩、體制失調的信號,衝擊市場對美國經濟治理能力的信心。
截至10月8日,美國國會參議院再次否決臨時預算案,僵局持續,且此次美國白宮要求各機構為永久性裁員做準備,令危機影響更趨複雜深遠。
文字:香港新聞網收集整理 製圖:蘇淳淳
【編輯:康土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