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没?公益性岗位人员工资发下来还得退回去,好多项目账目也遮遮掩掩的。”村民讨论的矛头指向该村原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某某。
前不久,甘肃省高台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开展走访时,路边村民的几句闲聊,引起了他们的警觉。
“这么多人反映,得问个明白!”县纪委监委立即采取“片区联动”方式提级办理,与镇纪委组成联合核查组。
“村级公益性设施项目施工费预算8000元,实际结算却多出1.1万元,发票附件全是模糊的工程照片。”翻阅该村2019年至2023年的项目档案,核查组发现多处异常。顺着资金流向追踪,核查组进一步发现,本应用于临时救助的款项被挪作他用,公益性岗位人员工资则被拆分给不同的人使用。
经查,在王某某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期间,不仅通过虚增工程量、虚开发票等方式,先后多次套取项目资金30.06万元,还在未召开村“两委”会议、未征求农户意见的情况下,私自将村集体流转的耕地托管给他人,挪用土地流转费10万元用于个人生产经营。最终,王某某受到留党察看一年处分,其违纪违法所得被全部追缴。
【执纪者说】村干部手中的权力虽小,却连着群众的切身利益。像王某某这样把职务当“特权”,把民生资金当“私产”的行为,侵蚀群众获得感,透支基层党组织公信力。广大基层干部要绷紧纪律这根弦,始终牢记手中的权力是为群众服务的,“小贪小腐”要不得,违纪违法必追责。
(银开慧)
《 人民日报 》( 2025年10月21日 17 版)
【编辑:康土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