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报社新闻中心(香港讯)
香港新聞網8月15日電 線上買賣平台旋轉拍賣Carousell近日首次發布《2024年地區詐騙趨勢報告》,當中香港最常見的詐騙為演唱會及活動門票詐騙,其次為假貨詐騙。
Carousell 2012年在新加坡成立,2016年進軍香港,目前已拓展至全球8個市場,主要為東南亞國家,包括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等地。2021年的資料顯示,香港平均每7人,便有1人是Carousell的用戶。
Carousell近日首次發布《2024年地區詐騙趨勢報告》,指出香港最常見的詐騙為演唱會及活動門票詐騙,騙徒會聲稱手上有熱門或已售罄活動的的門票,並以低價出售。但買家付款後不是沒有寄出門票,就是寄出假票。假貨詐騙同樣在香港較為猖獗,騙徒出售冒牌產品,特別是運動鞋和名牌時尚單品等。
香港中通社資料圖
其他的騙案還有電商詐騙,騙徒刊登熱門的電子產品,利用買家急於購買的心理,在收款後便消失無蹤;假買家釣魚詐騙,騙徒假冒買家,發送模仿 Carousell 或銀行網站的釣魚連結,以盜取個人及財務資料等。
據悉,香港去年共錄得網上購物騙案11559宗,較2023年大幅上升近三成,合共損失損失3.56億港元,平均每宗騙案受害者損失約3萬港元。當中與演唱會等大型活動門票有關的網購騙案佔整體網購騙案逾15%,涉款近1800萬港元。
香港警方提到,2024年,一個顯著的分別是香港有不少演唱會和大型活動舉行,進而令一些涉及演唱會門票或大型活動相關門券的騙案有所上升。今年上半年的網上購物騙案則按年升約27%至6538宗,涉款金額大致持平,約為1.92億港元。
隨著啟德體育園的啟用,香港迎來更多活動及演出,警方料不法分子會看準機會行騙,例如訛稱有內部門票或可以內部認購理想位置的座位等。因此,香港市民有必要對此提高警覺。
Carousell亦說,今年成立由高級團隊成員組成的專責跨部門小組,重點針對香港市場減少詐騙個案。平台也有使用人工智能偵測詐騙行為,以停用可疑帳戶,並發聊天室安全提示等。不過,即使設多重防範,仍有人中招,騙徒會以創新手法繞過平台規則,而明顯造假的內容仍能騙到用戶。
根據報告,其他地區方面,馬來西亞以時尚產品詐騙為主,賣家收款後失聯;台灣多見“五折優惠”詐騙,利用極端且不切實際的折扣作為誘餌,催促買家交易;在菲律賓,數碼相機詐騙較常見,騙徒利用近期掀起的復古數碼相機熱潮進行詐騙。至於新加坡則是求職騙案最多見,騙徒通常透過虛假招聘招攬用戶,利用他們的帳號發布詐騙產品資訊,從而讓真正的騙徒保持匿名。
2024年,Carousell透過多層次安全防護措施,在聊天室中攔截128萬條外部連結、72.7萬個電郵地址及2萬個QR code,以減少用戶接觸釣魚詐騙的風險。在用戶嘗試分享手機號碼時,即時發出2300萬次安全警示,提醒他們相關的釣魚詐騙風險。並封鎖42.2萬個可疑帳號,以及審查了30.9萬宗由用戶提交的社群舉報,迅速阻止騙徒採取進一步行動。(完)
【編輯:郑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