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通社9月26日電(記者 黎金良)數字人民幣國際運營中心近日在上海正式啟動運營,標誌著中國在推動法定數字貨幣跨境應用與金融基礎設施現代化方面邁出關鍵一步。作為由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籌建與管理的核心平台,該中心聚焦跨境支付、區塊鏈底層技術與數字資產創新,不僅是技術升級的體現,更是中國在全球數字金融格局中爭取話語權、加速人民幣國際化的戰略舉措。
圖為數字人民幣錢包(新華社資料圖)
長期以來,傳統跨境支付體系面臨效率低、成本高、透明度不足等痛點。數字人民幣國際運營中心的設立,正是針對這些瓶頸提出系統性解決方案。其推出的三大業務平台——跨境數字支付平台、區塊鏈服務平台與數字資產平台,共同構建了一個安全、高效、可追溯的數字金融生態底座。更重要的是,這一舉措將人民幣國際化從傳統的貿易結算與儲備貨幣層面,推向以數字技術為核心的全新維度。數字人民幣不再僅是物理貨幣的電子化,而是嵌入智能合約、可編程、可監管的新型金融載體,為全球市場提供一種更透明、更安全、更具彈性的貨幣選擇。
數字人民幣國際運營中心落戶上海,引發外界對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關注。然而,中央財經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學院副教授劉春生26日接受中通社訪問時認為,這並非簡單的替代關係,而是重新定位傳統金融樞紐角色、在國家金融戰略中尋找新機遇的過程。
劉春生指出,數字人民幣國際運營中心的設立,標誌人民幣國際化進入“數字技術驅動的新階段”,滬港兩地可藉此契機協同探索金融創新。在《滬港國際金融中心協同發展行動方案》框架下,雙方可推動人工智能、區塊鏈技術在資產管理等場景的應用,並探索建設以數字人民幣結算的合規數字資產平台。這種協同發展將為香港金融市場注入新活力,為人民幣國際化開闢新路徑。
劉春生強調,數字人民幣國際運營中心的設立遠超技術升級層面,其核心在於重塑全球跨境支付格局,夯實人民幣國際化的技術基石。傳統跨境支付體系長期受效率低、成本高、透明度不足等問題困擾,而數字人民幣跨境支付平台憑藉技術優勢,致力實現“全球通達”,顯著提升效率、降低成本。
“通過跨境支付、區塊鏈服務、數字資產三大平台構建的完整數字金融生態,將形成面向未來的金融基礎設施。此舉不僅在技術層面推動人民幣國際化,更有助於中國掌握規則制定與標準話語權。”劉春生預期,數字人民幣國際運營中心參與制定的規則,可能成為全球法定數字貨幣基礎設施建設的基本準則,使中國從技術參與者轉變為國際數字貨幣規則的重要制定者之一。(完)
【編輯:康土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