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尼西亞的國家發展規劃部近期正式批准了一項引人注目的計劃:通過對外貸款融資4.5億美元,采購意大利海軍將於2024年退役的“朱塞佩·加里波第”號輕型航空母艦。
據意大利《信使報》報道,該艦艇作為無人機平台和偵察活動基地將很快前往新服役點繼續服役。
“朱塞佩·加里波第”號相信不少人都不陌生,它於1983年建成,與1985年列裝部隊,是意大利首艘航空母艦。該船長180米,飛行甲板寬30米,最多可搭載18架飛機。船上搭載的主要機型是8架AV-8B“海鷂”垂直起降戰鬥機。這艘航母雖然噸位不大,只有1.4萬噸左右,但長時間以來憑藉靈敏的反應能力和多用途的作戰性能備受讚譽。在科索沃戰爭、阿富汗戰爭以及利比亞戰爭中,它都展現出了出色的戰績。
如果印尼最終獲得“加里波第”號航母,印尼將成為繼泰國之後第二個擁有航母的國家,由於泰國航母早已失去固定翼艦載機,因此,印尼將成為東南亞地區唯一擁有具備起降中型察打一體無人機能力的航空母艦的國家。此舉發生在印尼經濟溫和增長但面臨挑戰、地緣政治格局微妙演變的背景下,其深層意圖與戰略能力引發了廣泛關注。
根據世界銀行2023年6月發佈的《印尼經濟展望》報告,印尼經濟展現韌性,預計2023年增速為5.0%,2024年微降至4.9%。通脹雖已從峰值回落(2023年5月為4.0%),但仍高於央行目標區間(2%-4%)。印尼財政部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第一季度末,政府債務占GDP比重約為39.3%,處於相對安全水平(法定上限為60%)。然而,通過外部貸款籌集4.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2億元)的購艦資金,無疑增加了債務負擔。
這筆資金相當於印尼2023年國防預算總額(約83.3億美元)的5.4%。在同時面臨保障民生、發展基礎設施(如耗資巨大、已部分啟動的遷都努山塔拉計劃)等多重財政壓力下,此決策凸顯了印尼對海上力量建設的優先級排序。
印尼選擇此刻購買航母絕非偶然,而是多重因素叠加的結果。
首先是裝備獲取窗口期。 意大利海軍“加里波第”號航母(1985年服役)定於2024年退役。對印尼而言,這是獲得一艘經過驗證、具備起降固定翼飛機(現計劃適配中型無人機)能力平台的難得機會。對比全新航母其相對較低的價格是重要吸引力;其次是地緣政治態勢演變。南海地區海洋權益爭端持續,各方活動頻繁。印尼雖非主權聲索主要方,但其專屬經濟區(尤其靠近納土納群島區域)存在主張重叠與漁業糾紛。同時,大國在東南亞影響力競爭加劇,區域國家普遍尋求提升自身防務能力與戰略自主性。印尼作為東盟最大、最具經濟活力的國家之一,同時印尼還是2023年輪值主席國,自感責任重大;三是“全球海洋支點”戰略深化,印尼也是海洋國家,普拉博沃總統上台後延續上任總統佐科的“全球海洋支點”戰略,旨在將印尼打造成連接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全球海上支點,包含海洋經濟、海上互聯互通、海洋外交及海上防務四大支柱。航母作為海上力量的核心象征與投射平台,是其海上防務支柱能力升級的關鍵一環。
購入航母,印尼的戰略意圖是多維且深遠的。航母編隊的存在將極大增強印尼在廣闊群島海域(特別是資源豐富的納土納群島周邊)的常態化巡邏、監視和快速反應能力。這有助於更有效地宣示主權、維護專屬經濟區權益、威懾潛在的非法捕撈、海盜以及海上灰色地帶活動,而擁有航母將使印尼成為東南亞無可爭議的海上力量“第一梯隊”,更向外界(包括域外大國)傳遞強烈信號:印尼有意願也有能力作為獨立自主的關鍵力量,在塑造區域安全秩序中發揮核心作用。此舉旨在平衡各方影響力,避免過度依賴。
另外,印尼官方此前也已明確表示,計劃主要搭載中型察打一體無人機,探索非對稱作戰能力(無人機航母)。這反映出一種務實,以印尼推動國防工業與技術合作而言,相比傳統昂貴的有人艦載戰鬥機,無人機航母運營成本更低、風險更小、技術門檻相對可控,且在現代戰場日益有效。同時印尼也可在如航母的接收、改裝、維護等進行可能的國產化探索,帶動相關技術領域的國際合作。
然而,航母高昂的運營與維護體系無疑是“吞金巨獸”。購買只是開始,後續高昂的維護保養、升級費用、燃料消耗、專用港口設施建設以及龐大的人員培訓開支(包括艦員、航空支持人員、無人機操作員、指揮體系人員),將是長期的財政負擔。泰國“差克里·納呂貝特”號航母因運營成本過高導致其長期執行近岸任務,前車之鑒不遠。同時,航母作戰效能的發揮極度依賴強大的護航編隊。印尼目前具備區域防空能力的現代化驅逐艦/護衛艦數量有限(如裝備點防空導彈的“西格瑪”級),缺乏大型防空驅逐艦和核潛艇等核心護航力量。構建一個具備區域防空、反潛、反艦能力的均衡航母戰鬥群,非短期之功,投入巨大。另外,涉及艦載無人機選型(需適應航母起降條件)、專用指揮控制系統開發、海上數據鏈整合、人員培訓以及後勤保障體系建立等,印尼在此領域尚處起步階段,嚴重依賴外部技術合作。
印尼斥資采購意大利退役航母,是其追求“全球海洋支點”戰略、提升區域地位和海上防務能力的標誌性舉措。它反映了印尼利用當前戰略窗口期,以相對經濟的方式獲取戰略性平台,并意圖通過創新運用(如無人機航母)尋求突破的務實考量。
然而,擁有航母本身遠非終點。印尼能否將其轉化為真正有效的海上力量,將面臨嚴峻考驗。高昂的持續投入、配套體系的巨大缺口(尤其是護航力量)、無人機航母技術的複雜整合以及潛在的地緣政治反應,都是橫亘在前的現實挑戰。
(作者孟凡 國際問題專家,時事評論員。本網獲獨家授權刊發,轉載請註明出處)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来源:香港新闻网
【編輯:康土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