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美术学院考场外,数以千计的考生熬夜排队、苦练技艺,而一些培训机构正利用他们的梦想编织着一张灰色利益网。
世界报 广州讯【记者调查】在艺考培训市场火爆的今天,一家宣称“成立于2002年”的培训机构直到2024年9月19日才取得《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这意味着在此之前长达二十余年的办学活动均属非法经营。
近日,本报接到多起实名反映,指向广州市五艺艺术培训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五艺画室”)存在多项涉嫌严重违法违规行为。经初步调查、资料比对及法律专家咨询,本报已于2025年9月10日向该机构发出监督函,要求其就相关问题限期回应并整改。
违法经营,大量经营款流入个人账户
多位家长提供的转账记录及银行流水证据显示,五艺画室长期通过法定代表人及财务人员李玉文的个人银行账户收取学费、住宿费等经营性资金,未依法开具合法票据,也未进行纳税申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三条,纳税人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帐簿、记帐凭证,或者在帐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是偷税。
法律专家指出,这种通过个人账户收取经营款项的行为涉嫌偷税,税务机关应依法查处。然而,令人不解的是,此类行为长期未被发现或未被处理。
类似情况并非个案。在东莞市寮步镇,艺绘美术教育也因无证办学被群众举报。不同的是,当地教育管理部门在接到举报后迅速介入,下发了整改通知书。
无证办学二十载,监管严重缺位
五艺画室对外宣称“成立于2002年”,但本报核查发现,其直至2024年9月19日才取得《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在此之前,该机构已长期开展招生、收费及教学活动,属擅自举办民办学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第六十四条规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擅自举办民办学校的,由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或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会同同级公安、民政或者市场监督管理等有关部门责令停止办学、退还所收费用,并对举办者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
为何五艺画室能够无证办学长达二十余年而未受到有效查处?这其中是否存在监管缺位甚至保护主义?
2024年3月,南沙执法局对一家无证办学的画室作出责令退还所收费用、停止办学并罚款6万余元的行政处罚决定。对比之下,五艺画室长期无证办学却未受到类似处罚,令人质疑监管的公平性和全面性。
跨区域非法扩张,安全许可普遍缺失
调查发现,五艺画室在广州、韶关、梅州、河源、肇庆、深圳、江门、佛山、惠州、东莞、湛江、茂名、清远等多地设立所谓“分校”或“教学点”,均未依法取得属地审批及办学许可。
这些教学点不仅无证办学,更存在严重安全隐患。该机构向学生提供住宿及餐饮服务,但未公示或涉嫌未取得《特种行业许可证》、《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消防安全检查合格证》和《食品经营许可证》等法定许可。
广电和旅游局最近针对校外艺培机构的审核工作明确强调,“准入审核重点要放在房屋安全与消防安全资料的检查与核验上”。然而,五艺画室的多个教学点显然未能达到这些基本要求。
监管失职不作为,执法标准不一
更令人质疑的是,监管部门的持续沉默正在加剧一种扭曲的“侥幸心理”。一位陈姓家长的心态颇具代表性:“明知不对,但怕孩子输在‘潜规则’上。”
本报调查发现,广东省不同地区对艺术培训机构的监管力度存在明显差异。例如,东莞市寮步镇教育管理中心在接到群众举报后,迅速对涉嫌无证办学的艺绘美术教育进行了处理。
然而,五艺画室的情况则复杂得多。监管缺位长达二十余年,期间必然经历了多次执法检查和行业整顿,却都能“安然无恙”,令人质疑是否存在故意不作为甚至保护主义。
江西省教育厅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处处长戴乐旺因严重违纪违法最近被“双开”。这一案例表明教育监管领域可能存在腐败现象,值得警惕。
法律依据明确,监管责任清晰
针对五艺画室的违法行为,我国有多部法律法规提供了明确的监管依据和处罚措施。
在税务方面,《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三条明确规定了偷税的界定和处罚措施。
在办学资质方面,《民办教育促进法》第十二条规定:举办实施学历教育、学前教育、自学考试助学及其他文化教育的民办学校,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按照国家规定的权限审批。
在安全管理方面,《消防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也明确了培训机构的安全标准和要求。
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五条至第一千零二十八条为媒体报道和舆论监督提供了法律保障,明确规定“行为人为公共利益实施新闻报道、舆论监督等行为,影响他人名誉的,不承担民事责任”。
监督要求与后续措施
本报在监督函中明确提出以下要求:请五艺画室于2025年9月22日前就上述问题作出书面公开回应,并提交具体整改方案与时间表;向本报提供办学资质、纳税记录、消防安全、食品卫生及相关财务凭证等原始材料;立即对无证办学点启动学生退费或转学安置程序。
如该机构未在2025年9月22日前作出回应及实质性整改,本报将依法采取以下措施:刊发深度调查报道;向国家税务总局广东省税务局、广东省教育厅等职能部门实名呈送舆情快报函,提请行政查处;依法向检察机关申请启动公益诉讼程序。
同时,我们将持续追问:五艺画室李校长曾公开宣称其画室与“全国八大美院”存在关联,其中是否涉及不当利益链条?近年来究竟有多少学生是通过五艺画室进入这些艺术院校的?
中原新闻网报道视频截图
截至发稿,本报尚未收到五艺画室的任何回应。而陈先生承诺提供的完整聊天记录与通话录音已提交本报。
在这场关乎教育公平与公共安全的舆论监督中,最该发声的监管部门,至今仍保持沉默。